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值此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广播电视台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在馆内联袂展出由森特笑虎先生历时三年创作的“中华民族一家亲”56个民族风物长卷,与馆藏56个民族服饰开展一场插画艺术与传统服饰的对话。戏剧学院团总支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及演出团队,由戏剧学院团总支书记马悦带领志愿服务队22人前往云南民族博物馆参加”5·18国际博物馆日暨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上午9:30,在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幕后,戏剧学院志愿服务队员身着各民族服饰,进行了《石林有你》的舞蹈开场表演,引起了全场热烈掌声。
随后志愿服务队前往博物馆二楼参观陈列的馆藏服饰,在那里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民族服饰的魅力,也有一些参观者看到我们的表演者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前来合影留念。
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何杨波发表的致辞中谈到,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展示云南民族工作特色亮点的重要窗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通过 “博物馆+”战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和学校、景区、社区、新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有效衔接,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良好的“博物馆+”教育生态。
“中华民族一家亲”56个民族风物长卷的创作者彝族作家森特笑虎老师历时3年创作完成本次演出的作品,展览以插画艺术为媒介,结合云南民族博物馆馆藏56个民族精品服饰,通过现代与传统的对话,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森特笑虎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此次的表演加以肯定,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一起合作,为青年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通过这次活动,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充分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多样化以及更加深入了解了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