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传媒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举办 “作者导演:影像的多重表达形态”专题讲座​ ​

  • 时间: 2025-06-30
  • 作者:
  • 点击:

    2025 年 6 月 27 日,由昆明传媒学院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主办、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承办的 “作者导演:影像的多重表达形态” 专题讲座在学校圆满举行。此次讲座特邀行业资深专家汪迪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昆明传媒学院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数字传媒产业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学院依托学校在传媒领域的深厚积淀,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构建了一套集教学、实践、科研、产业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方面,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大量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学院还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行业认知。同时,学院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和就业渠道,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讲座伊始,学院师生对汪迪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举办此次讲座的初衷。旨在提升学生对导演创作的理解,拓宽学生在影像表达方面的视野,为培养优秀的影视专业人才助力。​

  汪迪在讲座中以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深入剖析了作者导演在影像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与独特价值。他指出,作者导演如同影片的灵魂创作者,以其鲜明且一以贯之的个人风格,深度融入对社会、人性及生活的深刻洞察,从而赋予作品独一无二的气质与内涵。

  在互动环节,现场学生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就导演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的关系、如何在创作中保持自己的风格等问题与汪迪进行了深入交流。汪迪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他表示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社会现象的变迁等都可能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对于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他认为优秀的作品并非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可以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个人的艺术追求,实现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双赢。在保持个人风格方面,他鼓励学生要坚持自我,不断学习和积累,通过持续的创作实践逐渐形成并强化自己独特的风格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昆明传媒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聆听汪迪的讲解和分享,他们对作者导演和影像表达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在创作理念和技巧上获得了宝贵的启示,明确了未来在影视创作道路上的努力方向。对于教师们来说,此次讲座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优秀影视专业人才。未来,昆明传媒学院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此类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为推动学校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行业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对于商业与艺术的平衡问题,汪迪认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非要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做出艰难抉择,而是可以在遵循观众审美需求和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个人的艺术追求,实现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有机统一。他以自己的长片电影作品《不游海水的鲸》为例,这部影片在创作过程中,坚持了自己对于人性、社会现象的独特思考和艺术表达,在叙事方式、影像风格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最终,《不游海水的鲸》成功入围第 37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竞赛单元”,获得了行业的认可,也证明了商业与艺术并非不可兼得。

  在保持个人风格方面,汪迪强调学生们要坚定自我,不断学习和积累。他建议学生们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电影、文学、绘画、音乐等,从多元的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创作语言。同时,要通过持续的创作实践,不断探索和尝试,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和风格,并在后续的创作中不断强化和完善。他分享了自己从大学时期开始进行短片创作的经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他逐渐明确了自己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和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通过一部部作品的积累,形成了如今具有辨识度的个人风格。​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昆明传媒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聆听汪迪的深入讲解和亲身经历分享,他们对作者导演的概念和影像表达的多元形态有了更为透彻、全面的理解。在创作理念和技巧层面,学生们获得了宝贵的启示,明确了未来在影视创作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思维。对于教师们来说,此次讲座也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影视行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专业人才。​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30 16:01:32